根特跟它的伯爵城堡(Ghent and Gravensteen)

根特(Ghent)在布魯塞爾(Brussels)西北方, 正好在布魯塞爾跟布魯日(Bruges)的中間, 到布魯日的火車至少會在根特停一站, 從布魯塞爾搭火車到布魯日只要約30分鐘. 這次到比利時才發現比利時比我想像的小很多.😉

到根特的車站是根特-聖彼得車站(Gent-Sint-Pieters railway station), 然後從車站到舊城區需要穿過民宅區走約30分鐘… 其實應該是有公車可以搭的, 但我沒去研究怎麼搭所以就一路晃過去😅…

根特跟布魯日感覺有點類似, 都是海港城市, 雖然在地圖上看起來好像離海邊有點遠, 但是有兩條主要的河流–須耳德河(Schelde)跟利斯河(Leie)到經過荷蘭到出海口.

進到了舊城區的穀物市場(Korenmarkt), 旁邊的建築是富有歷史的郵局.

在河邊的是原本的魚市場, 現在已經從新裝修成漂亮整齊的遊客中心.

橫跨在利斯河上的就是根特大名鼎鼎最多人拍照的聖馬可石橋(St. Michael’s Bridge), 聽說要傍晚點燈時來照最美了, 可惜我是來根特一日遊, 還沒等到點燈就回布魯塞爾了, 橋旁邊是舊歌德式(late Gothic)的聖馬可教堂(St. Michae’s Church).

在河岸邊還有一個長形的哥德式建築是肉市場(Great Butcher’s Hall/Groot Vleeshuis), 從15世紀就是肉品的交易市場, 現在成為賣土產的商場, 可惜的是我去的時候在裝修. 

特色旅館Hotel Gravensteen的一角.

有護城河的”伯爵的城堡”(Gravensteen)是中世紀(1180年)建成. 原本在羅馬時代在此就有用木材蓋了城牆跟堡壘, 後來在中世紀時是法蘭德斯(Flanders)的伯爵在此將用石塊將城堡蓋起來, 當時的石材建築可以用來顯示自己的財富跟權力.

城堡內可以參觀, 門票一張12歐元還附一個語音導覽機. 語音導覽的解說很幽默, 把城堡的故事跟歷史講得很生動有趣.

這個壁爐聽說是當時歐洲偉大的發明, 因為之前的煙囪設計不良, 而且木頭房子容易著火, 這個城堡的石材改良壁爐生了火, 整個房間都暖起來.

大致上的故事是法蘭德斯伯爵飛利浦一世(Phillip I, Count of Flanders)為了要威嚇根特的市民而建了這個城堡, 因為當時根特的市民在市政方面擁有一些權力. 

飛利浦一世跟韋爾芒杜瓦國(Vermandois)的伊莉莎白(Elisabeth, Countess of Vermandois)結婚, 由此一說是他為了得到伊莉莎白可以繼承的韋爾芒杜瓦領土才跟她結婚. 兩人結婚後飛利浦忙著跟十字軍東征, 兩人沒有孩子, 後來伊莉莎白有了個情人, 飛利浦很生氣就把伊莉莎白的情人爆頭了.

這下面是城堡關犯人的地方, 但是其實地下室冬暖夏涼, 只是溼氣重了些…

伊莉莎白活到40歲左右, 飛利浦之後也成功接收了她在韋爾芒杜瓦的領地. 後來飛利浦又跟葡萄牙的泰莉莎(Theresa of Portugal)結婚, 接著又在1190年跟著十字軍去東征了. 據說當時跟十字軍東征可以洗清自己的罪行, 也許飛利浦還是對打死伊莉莎白的情人有點心虛吧… 但是他在回來的路上也得了急病去世了.

這是之前的馬桶, 聽導覽說上有窗子通風良好, 馬桶座下就是河, 也很通風, 還可以兩個人一起上廁所聊天, 然後根特的市民還很開心的知道伯爵有上大號, 因為這表示他們繳的稅讓伯爵有好東西吃…😂😂😂 

當然城堡裡總是需要有個恐怖的刑詢室😅

城堡從1180年至1353年都是法蘭德斯伯爵們的住宅, 後來在工業革命時曾經被改裝成棉花紡織廠, 後來到20世紀初期才又開始整修回復.

每次在歐洲看完中世紀的古堡都覺得住古堡真不是一件浪漫的事. 樓梯難爬就算了, 連上個廁所還要去外面, 當然也沒自來水可以洗澡, 連熱水也沒有…

這是雄偉的根特市政府(City Hall of Ghent).

比利時最高的鐘樓(Belfry of Ghent), 建於1313年, 高91公尺. 

聖巴夫主教座堂(St Bavo’s Cathedral), 裡面有收藏偉大藝術傑作的根特祭壇畫(Ghent Altarpiece).

建於13世紀的聖尼古拉教堂(Saint Nicholas Church), 就在穀物市場的隔壁.

利斯河.

比利時是薯條的發源地, 來比利時怎麼可以不試試剛炸好的肥肥香香薯條呢?😋

P.S. 根特是這種甜點(糖果?)的發源地. 這種小錐子狀的軟糖叫做”根特鼻子”(Cuberdon/Ghent Nose). 最原始的是紫色藍莓口味的, 現在則是有各種顏色不同口味. 我買了五顆試試… 這種東西外面軟軟但是又有點酥酥的, 裡面是像很黏稠的果醬一樣的甜漿, 嗯… 我的感覺是, 味道好像感冒糖漿喔…😅

中世紀風情的運河小鎮 布魯日 (Bruges)

布魯日(Bruges)位於布魯塞爾(Brussels)的西北邊, 搭火車約1小時可到. 說實在我對於比利時的歷史很不清楚, 只知道這個布魯日原本在中世紀時是法蘭德斯國(Flanders)的一部分, 當時國土大約涵蓋了法國北部及比利時西部, 還有荷蘭地區所謂的”低地”, 至於法蘭德斯在今日是指比利時北部的荷蘭語區, 包括布魯日.  

從布魯日車站走到舊城區約要半小時, 但是在進入舊城區前會經過一條河, 然後是通過一條不算大的路, 旁邊是一排整齊帶有古典風味的房子. 

遠處的高塔是聖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高達122公尺的鐘樓.

進入舊城區後會經過聖救主主教座堂(Saint Salvador’s Cathedral). 這個教堂成立於10世紀, 但是當時還只是個地區性的小教會, 直到比利時獨立後的1834年, 一個主教被派來進駐布魯日, 這個小教堂被擴建, 也蓋了一個更高的樓塔, 才真正成為一個正式的教堂. 

西蒙·史蒂文(Simon Stevin)的雕像在西蒙·史蒂文廣場(Simon Stevinplein). 西蒙·史蒂文是法蘭德斯的數學家, 科學家, 樂理家. 雖然大家不確定他真的是哪裡人, 但是在他大學入學的紀錄中寫著自己是從布魯日來的, 所以後來的人就把他當成布魯日人.

古典的建築現在成了商店及餐館, 還可處處見到比利時的巧克力及風味甜點.

走到了舊城區的中心是市集廣場(Market Square), 第一眼見到的是新歌德式(Neogothic)建築的省議會宮(Province Court), 原本是地方政府用於辦公的場所直到1999年, 現在則用於特定的節慶或是展覽場地.

布魯日鐘樓建於1240年, 是布魯日的地標, 鐘樓在15世紀時擴建, 但是在1741年時遭遇火災, 部分的尖塔被燒毀直到今日也沒有重建. 

廣場中央有個紀念碑, 上面的兩個人物是楊·布雷德(Jan Breydel)和彼得·康寧克(Pieter de Coninck), 這兩個人是在14世紀帶領法蘭德斯人抵抗法國的英雄. 

從市集廣場往東邊走3分鐘就到了城堡廣場(Burg Square), 廣場周邊有歌德式風格(Gothic)的布魯日市政廳(Stadhuis van Brugge). 市政廳建於1376年, 在1421年完工. 

連接著布魯日市政廳旁有個比較矮的黑色鑲了金色裝飾的建築是聖血聖殿(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 是羅馬天主教聖堂(Roman Catholic Basilica). 

今天的布魯日舊城區保留了中世紀的風情, 運河穿梭其中, 從12世紀布魯日就是個轉運中樞, 貨物可以從運河進出, 跟國外的生意包括法國的布料以及葡萄牙的香料, 當時的布魯日也發展羊毛貿易, 城市非常繁榮, 直到15世紀都是黃金時期. 到了16世紀, 運河開始淤積, 經濟重鎮則移到布魯日東邊的安特瓦普(Antwerp), 布魯日失去了原本的繁華, 人口移出, 直到19世紀因為美景被發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觀光重鎮. 

聖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是布魯日的最高建築, 它有世界第二高的磚砌塔樓, 禮拜堂裡則有一個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聖母大理石雕像.

聖母教堂內部的禮拜堂, 還有原本的壁畫等著被專家恢復.

聖母教堂後面有個石橋–波尼法橋(Boniface Bridge)跨越在運河上, 看似非常古老的橋其實反而是布魯日其中一個比較新的橋. 

布魯日舊城區的商店常可以看到蕾絲製品例如扇子, 手帕, 靠墊, 還有嵌在墜子中的古老蕾絲. 蕾絲是比利時歷史悠久的手工藝, 從法蘭德斯時期就開始發展. 其中最名貴做工最複雜的是手工的”棒針蕾絲”(bobbin lace), 這種蕾絲需要清楚的頭腦跟精巧的手藝來移動一堆小小的棒針來編織. 😅

我第一眼對布魯日的印象是建築還有河流都讓我想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現在想想應該也沒錯, 在歷史上它們也是有共同的法蘭德斯文化. 😉

P.S. 市集廣場轉一圈~

再見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華麗大廣場及皇家美術館 (Brussels Grand Place and 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原本只是對比利時有些好奇心, 而在2014年的北歐之旅時, “順便”擠出了一天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Brussels)逛逛大廣場(Grand Place), 也匆匆去看了皇家美術博物館 (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那次只在布魯塞爾待上一晚, 但我被布魯塞爾著實驚艷到了. 原本在2020年計畫了比利時旅遊也因為討厭的Covid-19疫情不得不取消, 直到疫情緩解後的2022年10月我終於又踏上比利時的國土了(我好興奮啊~~😂)

到了布魯塞爾已是下午, 到旅館把行李放好後就走路到這個法國作家雨果(Victor Hugo)稱為世上最美麗的大廣場去逛逛. 即使是第二次來到這裡, 還是覺得廣場周圍精緻的建築令人讚嘆, 這些建築包括有個90公尺高的大鐘塔的市政廳(Brussels Town Hall)

市政廳正對面的”國王之家”(現在改為布魯塞爾城市博物館(Brussels City Museum)

在大廣場東側則是一個金光閃閃的巴洛克(Baroque)建築”布拉班特公爵館”(House of the Dukes of Brabant)

其他則是一棟棟相連各有名字的小樓, 現在多成為餐廳及商店

廣場西側的銅像紀念在1388年3月帶領布魯塞爾抵抗布拉班特(Brabant)的英雄(Everard t’Serclaes, Lord of Kruikenburg) 之前2014年看到的時候, 銅像後方的紀念碑在整修, 這次已都修好了.

從大廣場往東北走約2分鐘則到了聖修伯特拱廊街(The Royal Saint-Hubert Galleries), 在此可找到各式各樣的比利時名牌巧克力, 另有名牌包跟販賣手工蕾絲的店. 

這次照樣到了大廣場西南方300公尺處轉角去看看尿尿小童(Manneken Pis), 跟2014年一樣, 這次他又穿戴整齊一身海軍藍, 撒個尿真是過度裝扮…😆

隔天終於去了心心念念的馬格利博物館(Magritte Museum). 馬格利博物館位於大廣場東南方走路約15分鐘的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of Belgium)的旁邊, 要從皇家美術博物館進入, 然後通過地下一樓到隔壁的展覽館, 可以買同時參觀皇家美術博物館跟馬格利博物館的套票很划算.

雷內·馬格利(René Franço Magritte)是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畫家, 但是早年他的畫風比較接近印象派(Impressionism). 他曾幫廣告公司畫過插圖, 也幫電影公司畫過海報. 

比起另一個西班牙的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 馬格利的畫風構圖較為簡潔, 色彩也多趨於明亮. 

他的畫結合了想像跟現實, 曾經有人問他畫中代表的意思, 他則回答說所有的看得出來的事物都已經呈現, 這些事物帶來神祕, 如果有人問這畫有什麼意義, 這些畫的確不具任何意義, 因為神秘就是沒有意義, 是個未知… (Visible images which conceal nothing; they evoke mystery and, indeed, when one sees one of my pictures, one asks oneself ‘What does that mean?’. It does not mean anything, because mystery means nothing either, it is unknowable)

這幅有名的畫叫做”形象的叛逆”(La trahison des images), 因為畫裡寫說”這不是個菸斗” (Ceci n’est pas pas une pipe), 但是畫裡很明顯的就是個菸斗…😅

看完了馬格利的畫作, 照例要回皇家美術博物館再去逛逛. 

館裡收藏了許多宗教畫, 並且有影片解說當時畫家用於表示”地獄”或”帶來災難”的奇特生物其實大多是真正的生物, 但是除了一些長相較為奇特的生物, 還有些則是對於那地區的人民很陌生的動物, 例如刺蝟, 蟾蜍, 河豚, 或是一些不常見的鳥類等等…


那時的博物館人不多, 可以安靜地享受館裡的藝術氣氛, 慢慢欣賞各個作品…

那幅有名的”馬拉之死”(La Mort de Marat)似乎不在2014年的那個位置, 還是我記不清楚了呢?

晚上還是要去看看大廣場的夜景, 晚上燈光通明, 跟白天又是截然不同的氛圍了~ 

晚上的聖修伯特拱廊街

晚上的尿尿小童終於被我發現是光屁股的! 😁

晚上的大廣場轉一圈~

P.S. 從大廣場往西北方走約7分鐘到 Rue des Chartreux 跟 Rue du Vieux Marche aux Grains的交叉口人行道上有個狗在尿尿的銅雕像 (Het Zinneke), 是Tom Frantzen在1998年完成的作品, 詼諧的呼應尿尿小童. 

P.S.2 另一個布魯塞爾的地標是原子球塔(The Atomium), 是為了1958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而建的. 原本是鋁板, 後來在2004年時改建為不銹鋼材料, 頂部可以觀賞布魯塞爾, 但我沒上去, 就去拍個照而已. 從大廣場附近可搭捷運來此, 大約費時30分鐘. 旁邊有個森林, 蠻多人去散步.

比利時 布魯塞爾 拜訪尿尿小童 (Belgium: Brussels)

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來到比利時(Belgium)的布魯塞爾(Brussels), 突然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雖說西歐普遍物價比起台灣還是偏高, 但是比起北歐感覺已經好很多了. 比利時的貨幣是熟悉的歐元. 我們在比利時只有待一晚, 原本的計畫是直接從丹麥飛回荷蘭, 但想說比利時就在附近順便去看看.

布魯塞爾大廣場(Grand-Place)是布魯塞爾的地標, 建於12世紀, 法國作家雨果(Victor Hugo)曾住在附近, 他稱讚過布魯塞爾大廣場是世界上最美的廣場. 這個廣場也在1998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廣場旁壯觀不容忽略的市政廳建於1402至1444年, 鐘塔的高度超過90公尺. 

廣場西側有個紀念碑, 很多人過去摸了那個銅像, 後來查了資料以後才知道那是在1388年3月帶領布魯塞爾抵抗布拉班特(Brabant)的英雄Everard t’Serclaes, Lord of Kruikenburg. 我們看到的時候(2014年7月)這個紀念碑在整修所以牆面用壁紙包著.

在市政廳周圍都是商店, 餐廳, 跟酒吧, 在這裡可以找到比利時的特產巧克力還有織錦. 

另外比利時也是 “丁丁”(Tin Tin)的故鄉. 如果有人是”丁丁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Tintin)的紛絲, 在這裡可以看到丁丁的書店.

在廣場周圍也找到了比利時的特產烤鬆餅(Belgium waffle), 照例要來一個嘗鮮. 雖說是比利時特產, 這種鬆餅現在在台灣的咖啡廳或甜點店也很容易找到了. 另外也選了個織錦枕套, 接著就要去找大家來布魯塞爾都會看的尿尿小童(Manneken Pis).

這尿尿小童就在廣場西南方300公尺處的轉角, 雖說他就是個小雕像在個水池上, 但總是吸引著一堆人潮對他照相. 我們去拜訪他的那天他還穿著正式, 後來才知道他鮮少光著屁股, 他的衣服上千件多到應該會讓很多女生忌妒. 原本的銅像1619年完成, 現在這個其實是複製品, 原作在布魯塞爾城市博物館(Musée de la ville de Bruxelles).

關於這尿尿小童的傳說是這小孩一泡尿澆熄了炸彈的引線救了大家, 恩…


建於1846年的聖休伯特拱廊街(The Royal Saint-Hubert Galleries)在廣場往東北方走2分鐘的距離, 裡面有各式名牌精品店, 是會讓你錢財出走的好地方~~

下午參觀離布魯塞爾大廣場往東南方走約15分鐘的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這是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1803年成立的博物館(對, 就是那個有名的拿破崙), 現在博物館分為六館, 我們只參觀了其中的Fin-de-Siècle Museum. 

這幅畫讓我覺得有莫名的喜感~😄

這幅也是~😄

其中最有名的是那幅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的畫作–馬拉之死(La Mort de Marat).

雖然布魯塞爾我們只是驚鴻一瞥, 但已經對這裡留下很好的印象.

P.S.我本來準備在2020年的四月要來趟比利時之旅. 最近才知道我喜歡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藝術家馬格利(René Magritte)在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有個獨立的館–Magritte Museum, 想說下次去布魯塞爾一定不能錯過. 計畫都排好了, 機票也買了, 結果Covid-19就出現了, 現在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去…😭😭😭